
珊瑚礁常見於水質清澈的水域,但日前一項驚人發現卻改變了科學界長期以 來的觀念。有巴西科學家22日發表論文,指在巴西北部、臨近亞馬遜河口的混濁水域,發現延綿960公里長、面積達9300平方公里的新珊瑚礁系統,約莫有 四分之一個台灣般大小。新發現的珊瑚礁約於30公尺至120公尺水深處,由巴西馬拉尼昂州一直伸延至法屬圭亞那,較其他珊瑚礁貧瘠。雖然如此,科學家仍在 珊瑚礁中,發現60種海綿及73種魚、龍蝦、海星等常見珊瑚礁生物。
全球流量最大的亞馬遜河,其河水與大西洋的鹹水混和,影響了該水域的鹹度、酸鹼度、光線穿透率及沉積狀況,令加勒比海至巴西南部的西大西洋珊瑚礁系統斷開,但今次發現的珊瑚礁卻身處該水域。研究員指,世上的大河流河口普遍都 無珊瑚礁,因此科學家此前完全沒想過在該處會有所發現。
不過,目前巴西政府已出售該水域80處鑽探權,其中20個已正在開採石油,部分鑽油台正位於珊瑚礁上。研究指大型鑽油活動,令珊瑚礁面臨巨大挑戰。
|